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

北市十大死因 惡性腫瘤居榜首

臺北市衛生局公布99年臺北市民十大主要死因,惡性腫瘤仍居榜首,平均每1小時53分鐘就有一位市民因為癌症死亡;值得注意的是,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的疾病首度擠入第10名,事故傷害則退出11名以外。

臺北市衛生局統計,99年臺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5千零47人,比98年增加1.2%,不過就標準化死亡率來看,每十萬人口,338.8人,在全國22縣市中,僅高於金門縣和連江縣,為死亡率第三低的縣市。而臺北市平均死亡年齡為73.7歲,也高於全國平均值70.3歲,顯示臺北市豐沛的醫療資源。 

十大死因中,惡性腫瘤仍位居第一,其他依序為心臟疾病,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、腎炎和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;值得注意的是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的疾病擠進第10名,事故傷害則退到11名以外。衛生局統計室主任周怡芳表示,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的疾病包括感染性關節病變、關節炎、脊椎病變、紅斑性狼瘡等,98年死亡人數為每十萬人有340人,99年則增加到380人,增加幅度一成以上。

除了骨骼肌肉系統方面的疾病增加6.1%,如果單就惡性腫瘤來看,減幅最多的是胰臟癌、胃癌;增幅最大的則是非何杰氏淋巴瘤和女性乳癌。至於青年和壯年死亡的前三名排序雖然不同,不過都是事故傷害、惡性腫瘤及自殺。衛生局也辦理了肝癌、直腸癌、乳癌、口腔癌及子宮頸癌等5項好發癌症及三高篩檢,希望市民關注自身健康,降低疾病死亡率。

 

新聞來源:YAHOO!奇摩新聞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